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尼瑪扎西委員24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說,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繼續給予西藏大力支持,助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詳細]
關鍵詞:尼瑪扎西;成果;西藏;穩藏;十四五;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態功能;幸福家園;全國政協;內生動力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完成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和“國六”標準油品置換工作,大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達到100%。“在注重生態建設的同時,把生態文明理念和綠色發展貫穿產業發展的各方面,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向綠水青山要紅利福利。[詳細]
關鍵詞:陳軍;生態文明;生態優勢;生態治理;發展優勢;生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2019年;為民;山水這是全國政協委員貢覺曲珍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媒體采訪。在媒體提問環節,貢覺曲珍用一件件生動感人的故事和真真切切的事例向全世界展示了西藏邊境基層脫貧成果。”最后,貢覺曲珍真誠地邀請大家來扎日鄉旅游。[詳細]
關鍵詞:貢覺曲珍;基層干部;硬骨頭;全國政協委員;美麗的地方;國電;風景名勝區;竹器;周轉房;珞巴族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連續多屆自治區政協委員,薩迦寺寺管會常務副主任洛卓加措,每年總會抽時間到田間地頭走訪,走村入戶聽取民聲民意,將群眾的心聲形成建議、提案。身著一襲絳紅色袈裟的洛卓加措笑著對記者說:“不要覺得我身在僧院,就可以不關心民生時事。[詳細]
關鍵詞:洛卓加措;全國政協委員;寺廟;僧尼;黨中央;提案;僧人們;愛國愛教;跟黨走;文物保護初見勉沖·羅布斯達時,他正在西藏唐卡畫院初級班指導貢桑旺姆和扎西拉宗兩姐妹繪制唐卡,來自昌都的姐妹倆目前是這個畫院年紀最小的學徒。環顧畫院四周,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一層層書本上,淡淡的藏香味飄過初綻的花朵,讓這里顯得更加安靜舒適。[詳細]
關鍵詞:羅布斯達;畫院;西藏唐卡;代表委員;傳統技藝;助力;我區;壁畫;從業人員總數;初級班赴京參加全國兩會前夕,住藏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原主管醫師邊巴,再次回到工作了十余年的老單位,一來調研,二來看望她時時牽掛的小伙伴們。16年的工作經歷讓邊巴漸漸領悟到,作為一名殘疾人康復工作者,最需要樹立“老西藏精神”,要不怕苦不怕累。[詳細]
關鍵詞:邊巴;殘疾人康復事業;康復治療;康復訓練;康復效果;代表委員;患兒;腦癱;康復服務;名號背景導讀:新中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1949年10月—1956年9月)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成為掌握全國政權、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執政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定將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縣以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設民族鄉,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加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詳細]
關鍵詞:民主聯合政府;實施綱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機關;1950年;統戰;過渡時期總路線;史話;民族自治地方近日,阿里地委統戰部二級調研員、阿里地區佛協會長西繞桑布深入易地扶貧搬遷點康樂新區農牧民群眾中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活動。此次宣講活動深受群眾歡迎,參加人數遠遠超出預期,在宣講活動過程中,大家集中精力聽講,并認真做好筆記,取得很大收獲。[詳細]
關鍵詞:阿里地區;宗教界;代表人士;西繞;四講;統戰部;教育引導;深刻認識宗教消極影響;怎樣理性對待宗教;地委西藏和平解放初期,駐藏部隊和工作人員面臨缺糧的嚴重困難。1952年3月,中共西藏工委委員、組織部長慕生忠帶領機關工作人員,浩浩蕩蕩開赴拉薩西郊東嘎附近拉薩河畔的荒灘上,搭帳篷、埋爐灶,進行開荒生產。3月的拉薩乍暖還寒,慕生忠身先士卒帶著大家揮舞著鐵鍬、十字鎬、鋼釬、鋤頭,在寂靜的拉薩河畔披荊斬棘。[詳細]
關鍵詞:慕生忠;農場;開荒;南泥灣;蔬菜;工委;部隊;蓮花白;大生產運動;十字鎬趙樸初13歲時離開安徽太湖老家,到上海求學,就讀于東吳大學附中,后考入東吳大學。趙樸初作為“憲法草案討論新編直屬小組”第三組(無黨派民主人士、宗教、少數民族)組長,直接參與憲法的討論、修訂。[詳細]
關鍵詞:趙樸初;1950年;政治協商會議;民進;憲法;宗教;共同綱領;信仰;政協全國委員會;中國佛教協會章程4月24日,以衛健委主任、醫療集團院長黃詩良同志為首的寧波第九批援藏干部在勞動節來臨之際和蟲草采集上山前,慰問醫療集團現有的26名建檔立卡貧困職工,為他們送上價值約11000元的大米、面粉、清油等物質,解決了他們蟲草采挖期間的后顧之憂。[詳細]
關鍵詞:援藏干部;民族團結;黃詩良;醫療集團;演繹;民族政策;清油;統戰部;蟲草;衛健為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有效開展,維護雍布拉康寺廟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宗教和睦的大好局面,4月11日,雍布拉康寺管會黨支部緊緊圍繞“譜寫民族團結篇章,爭做民族團結楷模”這一主題,邀請該寺宗教屆代表人士普布多吉為寺廟僧人作專題宣講。[詳細]
關鍵詞:民族團結進步;共同體意識;僧人;寺廟;宗教事務條例;代表人士;黨支部;拉康寺;雍布拉康;吉通2020年1月2日,杭州,浙江自然博物館里迎來了一批來自青藏高原的展品——西藏牦牛博物館組織的“高原牦牛文化展”在這里與觀眾見面。” 與牦牛日夜相伴的農牧民聽后特別高興,不少人把家里能找到的和自己能搜集到的,都無償捐給牦牛博物館。[詳細]
關鍵詞:博物館;吳雨初;牦牛皮;西藏旅游;博物館建筑;博物館館長;西藏文化;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世界博物館日1938年夏,為了加強對救護總隊的統戰工作,八路軍駐湘代表徐特立指示在救護總隊成立中國共產黨紅十字會支部,隸屬于中共長沙市委北區委員會。是年秋,中共紅會支部隨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撤至桂林,由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負責聯絡,在葉劍英、李濤、李克農領導下,繼續開展工作。[詳細]
關鍵詞:何穆;統戰工作;1941年;療養科;國友誼;抗戰救護;做手術;醫務人員;新四軍;葉劍英在日喀則市白朗縣旺丹鄉桑巴村,白瑪老人的女兒、47歲的卓嘎在合作社編織氆氌(3月26日攝)。” 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城北街道波姆慶社區,邊巴倉決的孫子南木加為老人倒酥油茶(3月27日攝)。[詳細]
關鍵詞:邊巴;白瑪;日喀則市;西藏農奴制;糌粑;卓嘎;桑巴村;合作社;白朗縣;布村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規定,人民解放軍要進駐西藏、鞏固國防。(中國西藏網 策劃/王淑 誦讀/李敏 錄音制作/趙耀 文字由西藏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提供)[詳細]
關鍵詞:阿沛·阿旺晉美;部隊;人民解放軍;邊壩;西藏地方政府;糧食供給;十七條協議;宋窮噶廈;寺廟;川藏公路從改革開放初期到今天,40年來,嘎珍一家三代人始終接力珍藏著一面珍貴的五星紅旗——“把黨的恩情記在心坎里”曲杰攝 2008年底,時任金珠村第一支部書記的扎西加措走村入戶中,了解到嘎珍一家有一面珍藏了很久的五星紅旗。[詳細]
關鍵詞:五星紅旗;珍藏;天津工程;瓊結;糌粑團;酥油;牦牛;兩委;2009年;四講( )[詳細]
關鍵詞:離苦得樂;宗教界;代表人士;自治區黨委宗教界代表人士在自治區領導與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談會上的發言[詳細]
關鍵詞:宗教界人士;代表人士;自治區黨委3月13日中午,自治區政協委員、林周縣政協副主席熱振活佛前往唐古村親切看望慰問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熱振活佛為一線工作人員送去了醫用口罩,叮囑大家注意身體,保重身體。[詳細]
關鍵詞:唐古村;工作隊;活佛;班子;維穩;村兩委;統戰部;疫情防控;深入實際;參謀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