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布達拉宮金頂上,拉薩八廓街的甜茶館里已飄起裊裊炊煙。藏族阿媽次珍正忙著給幾位游客添甜茶,她笑著說:“這些年,來西藏的‘親戚’越來越多,我們家的甜茶館都快成‘民族團結展覽館’啦!”這樣溫馨的場景,正是我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生動寫照。
2024年以來,我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高站位、高標準、全領域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工作,全區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各族群眾熱情響應,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截至目前,154個集體、204名個人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稱號。7市(地)全部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地),提前完成目標任務,30個縣(區、市)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區、市),54家單位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制度創新:構建民族團結“四梁八柱”
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色尼區政務服務中心,“民族團結服務窗口”的牌子格外醒目。來自浙江的創業者李偉正在辦理營業執照,工作人員卓瑪用流利的普通話為他講解政策。“現在辦事太方便了,一個窗口就能辦理所有手續。”李偉說。這樣的便利,得益于我區持續深化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制度體系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需要堅實的制度保障。2024年,自治區不斷完善頂層設計,修訂《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制定《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若干舉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工作方案及宣講大綱》等配套政策,構建起系統完備的政策體系;完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測評指標,將“互嵌式社區覆蓋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率”等納入地市黨政考核;統籌12.38億元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專項支持323個民族團結示范項目,其中投資8800萬元實施的“健康茶進萬家”工程,讓3459噸低氟健康茶走進農牧區家庭。
日喀則市江孜縣創新推行“民族團結積分制”,將群眾參與民族團結活動的表現轉化為積分,可在指定超市兌換生活用品。這一做法既激發了群眾參與熱情,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典型案例”。
文化浸潤:澆灌民族團結“精神之花”
在拉薩市實驗小學的教室里,傳來陣陣悅耳的誦讀聲。五年級學生正在用雙語朗誦《中華經典誦讀》。“我們學校有藏族、漢族、回族等多個民族的同學,大家都喜歡在一起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生扎西驕傲地說。多年來,拉薩市實驗小學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學習、實踐、文藝,讓每位學生懂團結、愛團結、護團結。
一直以來,我區堅持以文化認同促進民族團結,組織編撰《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西藏卷》,系統梳理西藏與祖國各地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脈絡;建成74個縣(區、市)民族團結進步文化廣場(長廊),推出《金珠瑪米》等350部民族團結主題文藝作品;實現大中小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全覆蓋,村主干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率達92.5%;圍繞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卓嘎央宗姐妹創作的《天邊格桑花》民族歌舞劇,用藝術形式講述幾代人守邊固邊的感人故事,巡演期間場場爆滿,成為西藏民族團結教育的鮮活教材。
發展賦能:鋪就共同富裕“幸福路”
“道路通了,心就更近了!”2024年10月,隨著墨脫縣最后一條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完工,西藏實現所有行政村100%通瀝青路。基礎設施的改善,成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金鑰匙”。
一直以來,我區堅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實施“三項計劃”,2萬余名學生與區外青少年結對,94%以上西藏班(校)實現“兩混一共”;打造“高原紅石榴”少數民族參觀團品牌,輻射帶動全區3.94萬人次赴區外參觀學習交流;實施“區外就業促進計劃”,區內高校畢業生區外就業人數持續增加。
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特色產業帶動,搭建了各民族共同勞動,共享成果的實踐平臺。正如珞巴族種植戶桑杰所說:“現在的果園里,分不清誰是藏族、誰是漢族,我們只有一個共同身份—‘察隅果農’!”
治理護航:筑牢民族團結“安全網”
在拉薩市八廓街的“民族團結普法驛站”,法官用漢藏雙語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那曲市聶榮縣,150多名“法律明白人”活躍在牧區草場……
我區將民族事務納入法治軌道,不斷創新民族事務治理方式,創建71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培育“鄉村法律明白人”2.23萬余人,5863戶“學法用法示范戶”成為基層治理生力軍;開發“智慧民族事務”APP,實現民族政策查詢、雙語服務等“指尖辦理”; 建立健全風險研判、糾紛調處、應急預案等機制制度,加強基層治理創新和源頭治理,推行“網格化管理”和“雙聯戶”制度。
各族群眾一起品,酥油茶才更濃更香。2025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是貫徹落實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精神的關鍵之年。站在歷史節點上,370萬高原兒女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開啟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征程,共同描繪民族團結進步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