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民族地區要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勢等實際,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切入點和發力點。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有1.25億,民族自治地方占國土面積的64%。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區干部群眾奮發努力,經濟社會迅速發展,許多貧困落后地區實現了“一步千年”的偉大跨越。但由于受到歷史、地理等多種因素的制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相對突出。要解決好這個問題,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促進民族地區共同富裕意義重大
促進民族地區共同富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開發的,中華民族的未來也要靠五十六個民族共同來開創。”“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要讓各族人民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
促進民族地區共同富裕,有助于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56個民族共同的夢。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實現共同富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強各族群眾的“五個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經濟社會基礎。
促進民族地區共同富裕,有助于維護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在我國2.2萬公里的陸地邊界線中,有1.9萬公里在民族地區;實施興邊富民行動的140個陸地邊境縣(市、區、旗)中,111個屬于民族自治地方;2400多萬邊境地區人口中,超過一半是少數民族。要深刻把握邊民富、邊疆穩的重要意義,完善沿邊開發開放政策體系,深入推進固邊興邊富民行動,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促進邊疆繁榮穩定。
促進民族地區共同富裕的發力點
把促進民族地區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民族地區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擁有全國75%的草原面積,44%的森林面積,66%的水資源,是我國的資源富集區、水系源頭區、生態屏障區、文化特色區,大多數也是邊疆地區和相對貧困地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推進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富民興藏”“富民興疆”“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促進各族人民大團結,攜手共建美好家園”。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遵循,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
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從新中國成立之日起,黨和國家就采取多種措施幫扶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實施了西部大開發、興邊富民行動、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十三五”期間,國家累計向民族八省區下達民族地區轉移支付3800多億元、均衡性轉移支付20000多億元,有力支持了民族地區改革發展。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
進一步發揮對口支援的重要作用。“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對口支援制度是這一顯著優勢的具體體現之一。1994年至2020年,對口援藏省市、中央國家機關及中央企業共支援西藏經濟社會建設項目6330個,總投資527億元,并選派9682名優秀干部援藏。2014年至2019年,19個援疆省市累計投入援疆資金(含兵團)964億元,實施援疆項目1萬余個。今后要進一步優化對口支援機制,提升援助項目在擴大就業、改善生活環境方面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切實把發展落實到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今后要下大力氣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大教育投入,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加快改善邊境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衛生所的醫療條件;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消除“數字鴻溝”;強化社會保障兜底,對易返貧致貧人口要加強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努力提升各族群眾增收致富能力,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 李俊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本文系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面提高邊疆民族地區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研究”[項目號21ZDA116]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