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圖為拉薩市達孜區塔杰鄉巴嘎雪村村民使用大型機械進行收割。本報記者 旦增蘭澤 攝
圖為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金達鎮加龍村的群眾在農家書屋讀書。本報記者 王敏 攝
圖為拉薩市墨竹工卡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在篩選種子。本報記者 唐斌 攝
圖為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獺兔養殖場的工人給兔子喂料。 本報記者 旦增蘭澤 攝
圖為日喀則市仁布縣康雄鄉亞德細褐羊毛織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編制能手在傳授編制技藝。本報記者 李洲 攝
圖為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鎮吉甫村村民朗薩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當地特產。 本報記者 格桑吉美 攝
▲西藏宏農全智能藏雞產業園一角。 本報記者 次仁平措 攝
圖為林芝市墨脫縣格當鄉布龍村群眾采集的木耳。 本報記者 王敏 攝
圖為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工卡鎮塔巴村新貌。本報記者 唐斌 攝
阿里地區革吉縣絨山羊擴繁基地飼養的白絨山羊。 本報記者 洛桑 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長期以來,我區始終牢牢把握西藏九成以上國土面積是農牧區、六成以上人口是農牧民的最大實際,把振興農牧區、發展農牧業、富裕農牧民放在優先位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良種良田良法保糧食安全,以產業提檔升級促就業增收,以人居環境整治樹新風新貌,以鄉風文明建設塑主流價值,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2022年,全區消除返貧風險5105戶21739人;青稞良種推廣突破200萬畝,高標準農田達390萬畝;200個美麗宜居村、鞏固提升村加快建設。
2023年,西藏堅持把樹立農牧民新風貌行動作為助力鄉村發展、助攻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立足實際、綜合施策,擴面增效、提質固本,形成“形”“魂”并重、點面結合、齊力共進的生動局面,奏響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行曲。計劃創建鄉村振興示范鄉13個、示范村107個,完成人畜分離6萬戶以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20個以上。
如今的西藏,各族群眾正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因地制宜,走出一條更加寬闊的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