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國將舉行多項紀念活動,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面對敵寇入侵,中華民族在血火中淬煉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五世嘉木樣活佛等藏傳佛教界人士加入全民族抗戰的洪流,將愛國與護教融為一體,或于后方宣化救國,或赴前線支援抗敵,他們在中華民族抗戰史冊中,留下了令人難忘的絢麗篇章。
七月七日,是一個讓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夜,駐豐臺日軍在盧溝橋以北地區舉行以攻取盧溝橋為假想目標的軍事演習,借機侵入宛平城,攻占北平,扯下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遮羞布,令中華民族憤慨。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發出通電,向全國人民呼吁:“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海內外華夏兒女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筑起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鋼鐵長城。在抗日戰爭最為吃緊的時刻,1943年7月7日,第五世嘉木樣活佛發表《為宣傳抗建告蒙藏同胞書》(下稱《告蒙藏同胞書》)號召廣大蒙藏地區同胞積極抗戰,振臂高呼“最后勝利的來臨,確屬為期不遠!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吾人的責任,亦愈加重大!”字字千鈞、句句泣血,既是動員令,更是宣言書,為宣揚抗戰建國偉業、喚醒邊疆各族人民抗日救亡意識,發揮了積極作用。
五世嘉木樣活佛輾轉多地宣傳抗日、動員民眾捐資捐物、支援飛機30架用以抗戰……他滿懷深厚的家國情懷,在高原上書寫了一段民族團結、愛國愛教的壯麗詩篇,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即是護法”的深刻內涵。
圖為五世嘉木樣活佛 圖片來源:甘肅檔案微信公眾號
五世嘉木樣·丹貝堅贊,又名黃正光,1916年4月14日出生于西康理化縣(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采瑪村。
1937年,全面抗戰的號角響徹中華大地。時年21歲的五世嘉木樣活佛正在赴藏求法途中。抵達拉薩后,他第一時間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國內外形勢、關注戰事變化,向僧俗民眾宣傳抗日,并親自前往大昭寺、小昭寺誦經祈禱和平。返回拉卜楞寺后,他主持了一場又一場誦經法會,規模盛大,聲勢浩大。聲聲經文,凝聚了萬千民眾御敵愛國的戰歌,是對最終勝利最堅定的祈盼,是對世界和平的宏大心愿。
1941年,五世嘉木樣活佛創辦 “邊聞通訊社”,編輯、發行漢藏兩種文字的《邊聞周刊》,向民眾宣傳政府國策、抗戰消息及國際形勢,及時揭露日寇侵略者的暴行,播撒抗日的火種。
圖為《為宣傳抗建告蒙藏同胞書》 圖片來源:甘肅檔案微信公眾號
1943年,為讓廣大蒙藏地區同胞破除信息圍困中的蒙昧、了解抗戰使命,動員各族民力共同支援國家抗戰,五世嘉木樣活佛深感自己責任重大,在殫精竭慮籌劃撰寫后,于7月7日向全國發表了《告蒙藏同胞書》。他在全面剖析了國內外戰事局勢后,發出激昂的號召:“前方的人,固應積極準備決戰,光復河山。在后方的人,更應不分種族男女老幼,將人力、物力、財力,盡量的貢獻中央,以加速最后勝利的來臨!”不僅如此,他還十分注重發展當地百姓的民族教育,“在時代日益進化,切不可故步自封,必須適應潮流”。
在宣化過程中,五世嘉木樣活佛始終厚植家國情懷,情緒之熱烈,意志之堅定,無不令人動容。他在文末發愿:“愿侵略者連食其報!愿抗戰將士世享安樂!愿領袖威德齊天!愿國家萬年永固!愿世界永久和平!”寥寥數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極大地鼓舞和激勵了大后方的民眾參與抗戰。
隨著日寇全面侵華,抗日救亡運動刻不容緩,面對前線戰事膠著、物資匱乏的困境,五世嘉木樣活佛深知堅實的物資后盾對抗戰的重要性。1938年和1943年,他兩度組織“拉卜楞代表團”慰勞前線戰士,帶去羊皮萬張、牛羊一千余頭以及募捐而來的資金,尤以第二次重慶之行,一次性向國家捐獻30架戰斗機支援抗戰的義舉聞名。
五世嘉木樣活佛的壯舉不僅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位宗教界人士的拳拳愛國之心,更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中華民族團結抗戰、抵御外侮的意志,全國各族人民同舟共濟,并肩作戰,共同構筑起抗擊侵略者的鋼鐵長城。
八十載光陰流轉,八十年滄海桑田。昔日硝煙并未隱入塵埃,人們不會忘記,五世嘉木樣活佛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不會忘記那些刻著“抗日救國”的經卷,那些高原兒女用生命踐行的家國大義,是信仰,更是對祖國最深沉的愛,無一不生動地印證了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將個人的命運與民族的命運、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變成強大動力。在抗日戰爭壯闊進程中孕育出的偉大抗戰精神,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