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第二屆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開幕
洛桑江村王君正講話 嚴金海出席 嘎瑪澤登主持
9月25日,以“凝心鑄魂 團結奮進”為主題的第二屆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在拉薩開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洛桑江村、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出席并講話。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嚴金海出席,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嘎瑪澤登主持。

9月25日,以“凝心鑄魂 團結奮進”為主題的第二屆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在拉薩開幕。這是論壇現場。記者 李洲 攝
洛桑江村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本次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參加論壇的專家學者和各族各界人士致以誠摯問候。他說,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區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西藏自治區也步入了發展最好、變化最大、各族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歷史時期。今天的西藏,“五個認同”更加深入人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扎實推進,“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成為全區各族群眾的共同心聲,大家更加衷心擁戴總書記、感恩總書記,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洛桑江村指出,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政治責任。要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和把握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轉化為各族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團結一心、踔厲奮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西藏新的貢獻。
洛桑江村強調,要緊密結合西藏實際,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質和精神這“四對關系”,深入研究聚焦主線、改進工作的思路舉措,積極探索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路徑方法,真正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扎扎實實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要進一步系統總結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工作的寶貴經驗,堅持重在基層、重在建設,不斷增強創建工作的群眾性、廣泛性、時代性,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浸潤到各族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潤物細無聲的工作,不斷深化模范區創建,為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貢獻西藏力量。
王君正代表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全區各族人民,向出席論壇的領導、嘉賓、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向關心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兩個結合”、著眼“兩個大局”,鮮明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原創性論斷,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區黨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完整準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動西藏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取得新成效,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王君正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為西藏明確的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我們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西藏民族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文化家園、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提供強大精神文化支撐,推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不斷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共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書寫美麗西藏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王君正表示,本次論壇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想交流的一次盛會,希望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積極建言獻策、凝聚奮進力量,也歡迎大家在西藏走一走、看一看,積極宣傳西藏、推介西藏,讓世界更多地了解西藏、讓西藏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劉江、肖友才、斯朗尼瑪、龔會才等自治區領導,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干事鄭堆出席。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同發展司司長任獻光、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雪松先后致辭。
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國家民委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內蒙古、江西、廣西、重慶、四川、云南、陜西、甘肅、青海等省區市民族工作部門相關同志,區內外專家學者參加了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