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um802"><pre id="um802"></pre></ul>
    <strike id="um802"><s id="um802"></s></strike>
    <th id="um802"></th>
  • 您的位置: 西藏統一戰線 > 統戰要聞 > 正文

    像格桑花一樣扎根雪域邊陲——自治區成立60周年固邊興邊富民工作綜述

    作者: 段敏發布時間: 2025-07-27 11:38:05來源: 西藏日報
    打印
    T+
    T-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曾經,這個我國人口最少的邊境“三人鄉”,如今已發展到 67戶、近300人。

      “現在,守邊力量更強了,人們的生活也更富、更好了。”回顧自治區成立60年來的變遷,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原鄉長卓嘎感慨地說:“黨的恩情不能忘。我們要把感黨恩化作守邊的強大動力,自覺守護好祖國的一草一木。”

      自治區成立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堅持屯兵和安民并舉、固邊和興邊并重,著力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團結帶領廣大邊境群眾像格桑花一樣扎根雪域邊陲,做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統籌推進邊防建設和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確保了邊防鞏固、邊境安全、邊民幸福,繪就了千里邊疆幸福生活新畫卷。

      全面加強邊境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邊防鞏固

      近年來,在黨中央的關心關懷下,我區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在供水方面,21個邊境縣城公共供水普及率達84.5%,17個邊境縣城建成了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率在80%以上;在通信方面,建制村通光纖率和4G信號覆蓋率均在99%以上;在道路方面,所有邊境鄉鎮和建制村都通了公路;在供電方面,主電網已延伸至全部邊境鄉鎮。

      新時代的玉麥,獨具地域特色的藏式小院取代了破舊的矮房,泥濘的山路變成了寬敞的柏油公路,學校、衛生院、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礎設施拔地而起,群眾利用新房辦起了家庭旅館,憑借當地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發展起了生態旅游產業,實現了增收致富,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鄉”。

      2019年,扎西羅布搬遷至玉麥鄉;2020年,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扶持下,他辦起了家庭旅館。“現在,我是一名廚師,家庭旅館也小有名氣,吸引眾多游客慕名而來。” 扎西羅布說,“不光是我,玉麥鄉大概有60戶人家辦起了家庭旅館。大家都說:‘我們趕上了好時代,生活越來越好。’”

      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如今,玉麥鄉群眾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物質生活富足,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不僅是玉麥,我區各地邊境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而極大增強,他們自發用放牧守邊的方式表達對黨和祖國的熱愛,用實際行動回報黨的關心關懷。

      深入實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確保邊民幸福

      近年來,我區深入實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推動邊民補助規范分類、提高標準,因地制宜發展邊境產業,加快邊境地區高質量發展,讓邊境群眾腰包鼓起來、生活富起來、愛國守邊意識強起來。

      察隅縣下察隅鎮沙瑪村,因地理位置偏遠、增收渠道有限,曾阻礙當地群眾發展的腳步。近年來,在一系列固邊興邊富民政策扶持下,沙瑪村群眾因地制宜發展軟籽石榴種植等特色產業,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隨著普蘭糌粑、察隅獼猴桃、噶爾蔬菜、亞東鮭魚等“地域特色”農副產品走向市場,邊境群眾找到了打開“增收致富門”的“金鑰匙”。

      “黨帶領我們致富,我為祖國守邊疆。”沙瑪村護邊隊隊長仁青羅布說,“是黨讓我們過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全力守護好祖國邊境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崗巴縣崗巴鎮門德村,已成為我區邊境上一顆耀眼的明珠。該村的門德村綿羊養殖專業合作社,是崗巴縣最具組織化、規范化的繁殖、保種合作社。該合作社采用“村集體+黨支部+合作社+社員”模式,讓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守邊護邊的決心和信心也日益增強。

      “過去養羊,既擔心養不好,又愁銷路。現在,加入了合作社,這些都不用我們操心。只要按照合作社要求把羊養好,就能有分紅。”該村群眾朗貴說。

      崗巴羊肉質細嫩、無膻味,在市場上廣受好評。崗巴縣按照“人入社、羊入圈、地流轉、勞轉移”的工作思路,推動珠峰藏系綿羊產業向低成本投入、高效率產出、高品牌附加值、緊密產業鏈條、穩定質量水平、協調資源承載的高質量方向轉型,實現了畜牧業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的發展目標。目前,崗巴縣新建養羊合作社圈養基地 19個、改造升級 8個,29個行政村 2368戶、10135人全部加入當地崗巴羊合作社,實現了村“兩委”班子成員、農牧民黨員、邊緣戶、殘疾人100%入社。

      邊境興則邊疆興,邊民富則邊防固。隨著生產生活條件的迅速改善,邊境地區群眾守邊強邊、固邊興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增強,有力地促進了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

      著力建強邊境一線戰斗堡壘,確保邊境安全

      在米林市南伊珞巴民族鄉瓊林村,有一座醒目的小木屋——“紅色牧屋”,它是當地群眾放牧巡邊的驛站,是群眾眼中的溫馨港灣,大家親切地稱之為“紅色牧屋”。

      “紅色牧屋”采用珞巴族傳統建筑形式打造而成,不僅生動展示了瓊林村和珞巴族的發展歷程,更是當地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放牧守邊的有力見證。

      “2020年10月修繕一新的‘紅色牧屋’開始接待游客,至今已累計接待游客近3萬人次。”瓊林村黨支部書記達娃介紹,建設“紅色牧屋”是為了傳承村里老黨員達約老人30多年如一日放牧巡邊的精神。放牧巡邊時,達約每到一個山頂,都會用鵝卵石拼出醒目的“中國”二字,以此宣示主權,表達對黨、對偉大祖國的熱愛。村里翻修了“紅色牧屋”,邀請達約老人為大家講述放牧巡邊的故事,讓這份精神代代相傳。

      崗巴縣崗巴鎮吉汝村地處邊境一線,有著“中印邊境第一村”之稱。自 1967年起,該村便設立了民兵觀察哨。近年來,當地組建黨政軍警民“紅色衛士”邊境一線巡邏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抵邊放牧、沿邊巡邏活動。

      近年來,我區堅持將黨的基層組織延伸至守邊固邊最前沿,推動邊境一線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積極打造邊境基層黨建示范點。

      如今,隨著“五共五固”結對共建的深入開展,我區邊境一線基層黨組織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帶領群眾致富、維護社會穩定、守衛邊疆領土、開展反分裂斗爭等方面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用愈發凸顯。

      60年櫛風沐雨,60年砥礪奮進。新時代新征程,我區各族干部群眾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勇于擔當、踔厲奮發,全面推動固邊興邊富民行動走在全國前列,全力確保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守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編輯:陳建國 責編:周勇 終審:劉期勝)
    相關閱讀
    ?

    熱點關注更多>>

    領導論述更多>>

    理論園地更多>>

    相關鏈接更多>>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99久久做夜夜爱天天做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在线高清视频| 好叼操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视香蕉蕉| 国产精品涩涩涩视频网站|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美女bbbb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手机看片日韩福利|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真实伦偷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不卡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91在线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