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強有力的政治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區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自覺壓緊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從講政治高度把握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打造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全區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監督第一職責、基本職責,把政治監督作為日常監督的根本統領,把日常監督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支撐,持續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以高質量監督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緊盯“關鍵少數”關鍵作為
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征程中,必須更加突出政治監督,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切實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
“要切實提升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把第一責任人職責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案為鑒汲取教訓,以點帶面全面整改、深入整改。”2019年底,自治區某單位黨委班子成員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自治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隨即約談該單位黨委書記,督促其認真履行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職責,抓好班子、帶好隊伍。
五年來,自治區黨委堅持把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準則和政治規矩,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上率下自覺擔負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召開的常委會中有110余次涉及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對自治區紀委監委呈報的請示報告第一時間研究批復,主要領導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約談區直部門和地(市)“一把手”,與新任職縣(區)委書記集體談話,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自治區紀委監委不斷強化協助職責、監督責任、推動作用,協助自治區黨委舉辦“兩個責任”培訓班,研究制定責任清單和考核制度,對管黨不力、治黨不嚴的22個黨組織和932名黨員領導干部追責問責,推動 “兩個責任” 貫通聯動、一體履行。
“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覺踐行‘兩個維護’,以強有力的政治監督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從九屆自治區紀委二次全會到六次全會,對加強政治監督有關要求一貫五年,成為紀檢監察機關彰顯監督屬性、明確職責使命的重要指南。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政治監督擺在首位,既緊扣根本全面推進,又因時因勢把握監督重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西藏重要講話精神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對違建別墅、農村亂占耕地建房、餐飲浪費等總書記關心關注的事進行專項治理,對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深入查找政治偏差,督促各級黨組織自覺向總書記看齊,做到與黨中央精神對標對表,確保黨中央對西藏的特殊關懷落實落細落到位。
巡視是政治巡視,本質是政治監督。“全區巡視工作更加注重聚焦被巡視黨組織的職能責任,特別是核心的職能責任,加強政治監督,進一步把政治巡視的內涵、方向、重點具體化。”自治區黨委巡視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介紹,五年來,自治區黨委認真履行巡視主體責任,始終把督促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政治巡視根本任務,緊扣“四個落實”、突出“四件大事”,組織開展10輪巡視,貫通運用常規巡視、專項巡視、“機動式”巡視、“回頭看”、提級巡視等,發現突出問題3969個,移交問題線索969件,做到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相統一。
無論監督檢查、巡視巡察,“一把手”都是政治監督的重中之重。鑒于“一把手”對一個地區、單位、部門工作起著統領全局的關鍵性作用,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巡視巡察機構著重強化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對黨忠誠、踐行黨的性質宗旨情況,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以及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用權、擔當作為、廉潔自律等情況的監督,推動黨員領導干部不斷增強政治意識,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踐行忠誠干凈擔當。
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確保政治監督常態長效
政治監督有沒有效果,關鍵看能否融入日常、做在經常。既要靈活用好約談提醒、談話函詢、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等監督方式,又要從細處入手、向實處發力,切實提升監督的針對性實效性。
“經查,拉薩市曲水縣原縣委副書記、縣長格桑鄧珠不講政治,背著組織搞小動作、耍小聰明,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2021年7月8日,山南市交通運輸局原黨組副書記、局長李國忠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在其被處分消息中,將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問題列在最前面。
自治區紀委監委聚焦“兩個維護”,突出“七個有之”,突出反分裂斗爭紀律,修訂違反黨的政治紀律行為處分規定,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高壓線立起來嚴起來。堅持監督檢查和執紀審查首先從政治上看、首先檢視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問題,嚴肅查處違反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對抗組織審查、干擾巡視巡察等問題。著力在加強日常監督的政治效果上下功夫,綜合運用走訪、調研、督查、談心談話等方法,提高從政治上發現和督促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監督于問題未發之時。嚴把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完善黨風廉政意見回復辦法,充分運用巡視監督、派駐監督、日常監督成果,注重從政治上進行研判,客觀全面準確地為選人用人筑牢防火墻。五年來,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對1600余名干部提出建議暫緩使用或取消相關資格。
做實政治監督必須強化對政治生態的分析研判。前不久,自治區紀委監委召開政治生態研判分析工作會議,對某市“一把手”被查后黨內政治生態作了分析研判。為強化對政治生態的“全景掃描”,自治區紀委監委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維護黨章黨規黨紀、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履行管黨治黨責任、社會綜合測評等方面設置指標,匯集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和審計、財政等部門專項檢查結果,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態,科學準確動態把握“樹木”和“森林”的關系,摸清底數、抓準“個性”、掌握“全貌”,使監督工作更加科學嚴密有效。
“開展政治監督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自治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自治區紀委監委緊盯主體責任落實,協助自治區黨委在全區部署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自查清理糾治工作,督促自查糾治問題14000余個,追繳違紀資金5500余萬元。緊盯年節假期持續加壓發力,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完善節前通報曝光、節中監督檢查、節后督促整改工作機制,嚴肅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557起865人。
“有的相互抄襲、有的照搬網絡資料……表面看是不作為慢作為問題,實際是政治態度、政治覺悟、政治站位出現偏差的大問題。”2018年3月,自治區紀委監委在全區部署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同年5月,自治區紀委監委采取交叉檢查的方式對整治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發現昌都市某縣多個單位自查自糾材料雷同。最終涉及抄襲問題的19個單位直接責任人、負有領導責任的主要責任人及負有監督責任的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等共20人被嚴肅問責。堅持從政治視角、思想根源看待“四風”問題,聚焦“小切口”推動大整治,跟進監督自治區重要會議會風會紀;堅決糾正特權現象和特權作風,持續為基層減負松綁;對公款吃喝、公車私用、違規使用公款購買禮品、違規發放津補貼等老問題及私車公養、收受電子紅包等隱形變異新表現露頭就打、一查到底,持續凸顯政治監督的威懾作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強化政治監督,必須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高度,聚焦群眾身邊的痛點堵點難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020年4月,自治區、地(市)兩級紀委監委從紀檢監察機關、扶貧重要職能部門抽調260余名骨干力量,組成31個監督檢查組,對全區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發現整改類問題1371個,目前已整改完成1366個,移交問題線索61件,現已辦結60件。自治區紀委監委通過召開例會、舉辦培訓、蹲點指導、專項督導、約談問責等方式,壓緊壓實脫貧攻堅責任,深化專項治理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建立完善與政法機關線索雙向移送和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會商分析、案件通報、協同推進等機制,完善與公安機關“雙專班”辦案模式,堅決“打傘破網”,鏟除滋生黑惡勢力土壤;始終把配合做好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推動,聯動推進第一、二批教育整頓工作,堅決維護政法隊伍“肌體”健康……一系列務實舉措,使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也使黨在西藏的執政根基更加牢固。
持續深化“三項改革”
促進監督全覆蓋有形更有效
提升政治監督質效,必須以改革為先導為動力,一體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和紀檢監察機構改革,推動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貫通銜接。
2018年2月1日,自治區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至此全區區市縣三級監委組建工作全面完成,此后縣(區)監委向鄉鎮(街道)派出監察室,與紀委合署辦公,作為黨的政治機關一體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能,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持續推進紀法貫通、法法銜接,加強與執法、司法、審計、金融等機關部門的協作配合,主動對接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在紀法雙施雙守中推動監督執紀執法提質增效。
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堅持貫通思維、系統理念,持續深化“三項改革”,使“四項監督”更加貫通協調、銜接日益緊密,監督機制更加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政治監督“技戰法”日臻成熟。
派駐監督“探頭”作用進一步凸顯。自治區紀委監委制定出臺“1+3”深化派駐機構改革實施意見,明確派駐監督本質上是政治監督;改革后自治區一級派駐派出機構精簡為20個,平均力量由7名增至10名,在綜合派駐機構都設置了處室;有關聯系室與派駐機構信息共享,共同研判被監督單位政治生態,辦案協作機制進一步形成,監督工作更規范高效。
持續深化內設機構改革,更加聚焦主責主業。自治區紀委監委堅持力量向監督傾斜、責任向監督壓實,調整優化內設機構設置,一線監督力量占機關人員總數的70%以上,“深化紀檢監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就是要攥緊拳頭、精準發力,使執紀更有力、履職更有效,更好地擔起監督責任。”自治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巡視整改是政治任務,也是系統工程。實踐中,自治區黨委一方面建立完善巡視工作實施辦法、巡視領導小組工作規則等30余項規章制度,堅持巡視巡察一體謀劃部署推進,形成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格局。另一方面強化巡視機構與紀檢監察、組織、宣傳、政法、審計、信訪等機關和部門的協作配合,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領導常態化參加反饋會議和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以落實巡視整改監督責任為軸,各項監督實現上下貫通、同向發力。
“政治監督是內容,日常監督是方式,兩者是辯證統一的,不能對立起來。”在2021年9月下旬召開的全區紀檢監察工作座談會上,自治區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從監督什么、怎么監督的角度出發,對各地(市)、縣(區)紀委書記作了專題輔導。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將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自治區黨委的雙重領導下,牢牢守住政治監督根本定位,不斷提高從政治上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持續釋放政治監督效能。